查看原文
其他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吴达立——洗净铅华,回归本源

吴达立 Hiiibrand 2022-07-14

无问西东——“嗨!插画”十人邀请展


展览日期2018年11月17日 - 11月30日

展览地点:南京美术馆(南京市四条巷12号1层)

主办单位:Hiiibrand(嗨!品牌)、南京美术馆

支持单位:蓝碧源特纸、宣和国艺


无问西东——“嗨!插画”十人邀请展

特辑人物之吴达立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QAM 艺术研究与实践在读博士生;巴黎插画师协会成员,加拿大魁北克插画师协会会员,Hexagram研究成员。

研究方向:后人类主义,新媒体艺术,数码艺术,图像。




1关于



 / 我是谁?


我是吴达立,正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攻读“艺术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博士(D.F.A.) 学位。我在法国的原斯特拉斯堡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现莱茵高等艺术学院完成了我的艺术硕士(M.F.A.)学位,造型艺术系空间雕塑方向。

 

我一直关注于艺术的跨学科呈现,以及它与人类状况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我也对数字艺术的心理/认知方面有所涉猎。通过将视觉艺术、图形艺术、印刷术、观念艺术,以及思辨,和实体的模型及装置相结合,我从(现象学)艺术角度,安置及模拟真实世界的复杂性,进而开展创作。我经常与艺术家、音乐家和科学家在此前提下碰撞磨合。艺术的超越性和普世的特质是我创作的重心。


部分工作室照片


除了获得各种国际奖项,我还在各类展览、艺术节和公共场所展示我的艺术作品,并于各种有影响力的艺术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在《中国美术报》学术月刊设有介绍国外艺术机构专栏。2019年,我编辑的题为“扶手椅和刷子:一个永恒哲学与艺术探戈”将在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问世,隶属于“斯普林格 - 景观:艺术,审美,教育”丛书系列,探讨和研究艺术及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 我的创作宣言

 

我深知个体的每一次表达都是对整体的改写,每一次表达却又是一次意识形态的介入。


生在中国,后漂泊于洲际之间,以艺术及创作为志业的我,对各类文化、形式与意识形态的纠葛缠绕与碰撞分外敏感。自艺术成为我的表达途径以来,我不间断地通过艺术表达对普遍存在的后人类产前阵痛作出回应:即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到后人类赛博格主体的这个割裂而又演变的过程。我的关注点除了人与环境的互动(karma),更重要的是作为风景的人的内心(识)。

 

以及,女性的身份。现代社会的女性,除了在从未退场的男性审视中,以行为和语言解放自己的肉身,由此试图成为她们的肉身主宰以外,灵魂何处安放,可以摆脱被物化的固有剧本,得到救赎么?我怎样才能从一堆杂糅偏见与过时的教义里,看见并认出自己,而不对猎物、装饰品、大号生殖器与非人的命运俯首帖耳? 


部分工作室照片


2Ta的学业背景



2013~, 艺术研究与实践博士学位在读,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

作为生产和反映当前实践和理论的真正实验室,艺术研究和实践博士课程汇集了UQAM艺术学院与其他七个系。它为艺术家和专家提供理论和实践培训的框架。 它还促进了研究/创作方法论的传播,以及个人融入国家和国际网络的影响力,如:校际交流,研究小组,艺术家驻留,戏剧团体,舞团……除了提供方法论框架之外,博士项目促进获取与生产手段,去创建器具、方法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学生的研究和创造性劳作,学生们可为艺术实践与和艺术有关的多学科批判性探讨话语的革新作出贡献。


2010~2012, 法国国家造型表达高等文凭(DNSEP)暨艺术硕士学位,原斯特拉斯堡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现现莱茵高等艺术学院,毕业论文优胜奖。

莱茵高等艺术学院(HEAR)是一所在欧洲享有声望的高等艺术教育与文化合作的公共机构,直属法国文化部、斯特拉斯堡市、欧盟大都会,以及米卢斯市。于2011年1月由斯特拉斯堡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SADS),米卢斯高等艺术学院(Le Quai),和斯特拉斯堡高等音乐学院合并而成。斯特拉斯堡一直是欧洲人文主义中心,被誉为欧盟第二首都。因而,该地区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且丰富。HEAR承诺教育和文化的公共服务使命。和其他法国艺术学院不同之处在于,相较偏重概念化思辨,HEAR捍卫了基于实践、个人与集体三合一的新式教学法,它鼓励本地与世界之间的倾听与视阈融合。HEAR促进创作者在属于他们的时代和公共空间打造新基地,支持与创造相关的研究,并通过创造力自身的经验性、实验维度以及批判性,激发新知识的诞生。


我的硕士论文《Para-pedia》与我的艺术实践密切相关。我的主题如下:“诗与哲学之争 —— 艺术家真的需要知识吗?”


受到Mark Z. Danielewski的《叶子之家》小说的影响,这部伪百科全书试图探讨从康德到网络艺术的美学演变。本书首先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构成,随后逐渐受到错误编码、冗余注释、人为及自然疏忽的干扰与破坏。但读者必须仔细破译注释,从而获取一些可读信息的线索。这本艺术家的书以古典装订的形式出现,它向马丁·路德的革命致敬,并采用了其初版圣经的尺寸。


“Para-pedia”是部伪百科全书。标题是“百科全书”的错写形式 。我们知道,百科全书词源是encyclo- (enkúklios),“传播”,与pedia (paideíā),“育儿,教育”的合拼,其目的在于收集知识,而艺术不是。艺术是一项超越知识的活动,不是“去”知,而是此刻即“知”。 于是,我将encyclo-换成“Para-”,意为“高于,超出”,或“异常,不正确”,甚至“类似” —— 由于艺术不能提供任何知识,尽管它看上去可能是认知的。


2008~2010,法国国家造型美术本科文凭(DNAP)造型艺术专业,评委优胜奖,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

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ENSA是法国文化部直属的七所国立高等艺术院校之一,隶属于法国高等教育部。也是唯一所开设陶瓷工艺品设计和珠宝设计的法国美术学院。由于利摩日是欧洲著名的瓷都,因此ENSA和陶瓷有天然的亲和性,同时配有最高端的技术设备,及多学科的教学团队,亦是当代艺术网络于法国新阿基坦大区最活跃的成员之一。教学团队由艺术家,设计师,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评论家等专业人士组成,通过交流互动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 该校的教学宗旨是:成为艺术学院的一员,需要具备创造力和公民使命感,及对造型和批判性的鉴赏力,最重要的,是言论的自由和诗意。


2007~2008,巴黎市立高等专业平面设计暨建筑学院(EPSAA)平面设计专业 。

巴黎市立高等专业平面设计暨建筑学院(EPSAA)是一个广泛意义上完全专注于视觉传播培训的公共机构,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搭建桥梁。 EPSAA为希望从职业教育受益的各种受众提供各类课程。最高学位由国家一级(硕士级)认证。EPSAA的专业性广受业内好评。除了职业培训,EPSAA的特色体现在人文关怀上。各色EPSAA的教师如艺术总监,平面设计师,创意总监,印刷师,插画家……课堂上他们引领学生广泛涉入各种形式的创作世界。



 

3部分参展作品


《太虚幻境》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作品*



《不器》




《宁静的海》




《金色土地》




《十二夜》内页插画




《梦的九次方》内页插画




4独家访谈


 

Hiiibrand:你如何理解本次展览的主题“无问西东”?


吴达立让我来猜猜:“无”是“无中生有”——在约翰逊大字典中,“创造”指的是“无中生有”,使世间某种不存在之物可见。最新版的韦氏字典也是这样解释的。


创作是有魔力的。对一般人而言,“创造”和其衍生词“创造力”有如黑洞那样深具吸引力:从无到有,强大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力量,好比《创世纪》高喊“要有光!”的上帝,又似中古欧洲的炼金术—— 其重点不在于“点石成金”,而是“转化”。创造的重心不是给出一成不变的答案,却是一种开放性的、将一物转变为另一物的过程,是状态的流动而非成果的阅兵礼。我曾经历了很多次反思、跌倒,似乎总想找到一个最无可挑剔的创作状态。导致我创作时总有结果导向的倾向,每每想要找到那个臻于完美的答案,一蹴而就的形式与滴水不漏的解释。后来才发现,这样的创作成果是被动的,密不透风的,也是拒绝外界和自言自语的。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然而,创作一旦成为闭门造车,它是不会有生命力,也是不美的。


《梦的九次方》

 

“问”是“投石问路”,亦是“入邦问俗”。年幼就背井离乡的我,从茫然无措、不知如何着手,到入的哪个乡,又问的是哪个俗?举目无亲又孤苦无依,是什么支持我从法国留学一直坚持到如今,在加拿大深造并试图开展自己的事业?“投石问路”是一种求生策略,丢出石头的刹那,若被恐惧所控,遮蔽双眼,那么我将永远在自我的阴影中苟活;一次次试错中的摸爬滚打,让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熊熊的创作激情,从起初的胆战心惊、游移不定,到现在的全身心投入创作状态,固然和积极的吸收不同文化的新想法、新形式有关,而推动自己前进的,更多是逐渐发现自己、了知自己,与建立对自己信仰和世界观的信心。

 

“西”、“东”是“西除东荡”,“东南竹箭”;这次展览邀请的是十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插画比赛获奖者的作品,创作者可谓是百里挑一与身经百战的;“西”、“东”不仅仅指的是跨文化间的交流,毕竟随着国际之间大融合和全球化的演变,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缩小甚至消隐才是未来的趋势,抱着独一的文化背景不放的创作者其实很少见了,如实地以创作记录文化之间的激荡、突变或衰败,相近与相融,或许是今日创作者的课题吧。

 


Hiiibrand:能和我们简单谈谈你这次的参展作品吗?


吴达立这次展览一共展出了我的五件作品:《太虚幻境》《梦的九次方》《陆地与海洋》《十二夜》《不器》。五件作品形态各异,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五件作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幻?什么是真?”


其中,《太虚幻境》和《梦的九次方》两件作品和金陵城南京有极紧密的关系。《太虚幻境》是我设计的南京地铁三号线五塘广场站艺术墙缩小版。画面是《红楼梦》第五章所做的延伸。我力图体现开辟鸿蒙、大气蓬勃的恢弘气势,又试图回应曹公“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的叹息,在用大块金灿艳丽的色彩及流动的形态雕琢构图时,远处的暗紫色又衬托出金玉下的丝丝不祥。


南京地铁三号线五塘广场站艺术墙《太虚幻境》


《太虚幻境》的设计稿一共有八层,按远近深浅/事物重要程度分层,材质为艺术玻璃与灯光渲染,试图让作品有类似于皮影戏的影影绰绰的风韵;曹雪芹用“亦真亦幻”四字概括他的作品,所以我用交错、支离、变形等虚幻效果体现“梦”的特色。

 

《梦的九次方》为南京地铁三号线鸡鸣寺的艺术墙的原设计,后来实现效果和原设计有差距。设计时我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语言文字如何最恰当地视觉直观化?这系列的重点在于视觉化《红楼梦》文学给我最直观的官能感受——风流而纷繁的美,我以西方新艺术风格的花窗玻璃作为基调,又在东方传统艺术剪纸找到灵感,将剪纸造型点缀其中。最后,我把清代淮浦居士编、改琦插图的《红楼梦图咏》数码化,摘抄其中一些名篇名句,将它们矢量化和抽象化,借汉字书法的婀娜,构筑一个亦古亦今的梦幻红楼镜界。


《梦的九次方》 展览现场照片


《陆地与海洋》是一组三联画,这次展览仅展出两幅:《宁静的海》与《金色土地》:一个是大地之魂一个是海洋之魂,一个正掩面般地收拢,一个是准备拥抱的姿势。一个像是少年,一个是成熟的女性。陆地和海洋既是司管不同自然现象的守护神,又各自作为大自然的两般面貌,祂们是人类永恒的灵感之源。另一幅作品名为《无常》,很巧的是这幅作品在这次展览缺席了,作为永恒的对立面,无常是万物恒有的变动常态,这三者,陆地,海洋及隐身却常在的“无常”,构成我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及感知图景。


《无常》



一些人说,生命就是一曲爱情的罗曼诗,另一些人说,生命是在清晨的浓雾中寻找那颗启明星。生的对立面是死,如同爱的对立面是恨一般,死亡让生有了形态,当爱欲受挫,死亡本能将以不可一世的姿态驱使个体导向毁灭,以求把自我与世界拉回原初的宁静。


《十二夜》为一组16幅组画,展出时刻意让组画拼得有点像只巨型大眼。以手绘草稿配以诗歌的方式,试图用画笔逼近黑夜与光明交织的开端——生与死的尽头。


《十二夜》 展览现场照片


《不器》是一组装置插画作品。手绘与电脑绘图相并,手绘是各色城市风景,电脑绘图包括一些分析工业污染的数据、网络新闻图片、数码摄影,及思维导图等。我想对今日的读图时代作出回应:到底,哪一片图景决定我们眼前的真实,是手绘的城市直观记录,还是数据化、模拟化、甚至同质化的电脑制图?《不器》每份呈现形式是挂轴立画,以塑料制成。


《不器》综合材料,系列共4组


它既有“不器不相”的形而上意义,也有对全球环境污染情况下塑料制品过多的审视。塑料很难溶解,然而讽刺的是今日充斥着一次性塑料制品,我们的生命是否也如这些塑料一样,被工业城市巨轮卷入,用过即弃?每件挂轴下,放置一圆镜,镜中图案是黑色兰花与甲虫相结合的异形,黑兰花在西方神话中极其神秘,常代表死亡或邪恶,又有权威与绝对服从的含义;甲虫则在古埃及神话里寓意重生,象征日出及再生的凯布利神祇头部就是甲虫头。


《不器》


生与死作为我的创作母题,又再一次回到了作品意象里,而这次,却是出现在镜中。圆镜里映射出塑料挂轴,更将《太虚幻境》等作品统统纳入镜像里。圆镜中一切皆为幻象,更何况《不器》探讨的问题!《坛经》中说:“大圆镜智性清浄,平等性智性无。”如梦似幻也好,真实虚拟也罢,到底有无高低区别呢?

 

 

Hiiibrand:以你自己的经历来说,海外的求学和生活对你有哪些帮助?


吴达立海外的求学和生活,自由的创作氛围和多文化的冲击让我能越发真实地面对创作初心,较少受到强制性干扰。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是在海外的逆水行舟的这段时间,开始洗净铅华,回归本源的。很奇怪的,也是因为在西方泡久了之后,我才越来越发现古典中国和东方艺术的美。

 

吴达立在工作中



Hiiibrand:不同的文化都对你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吴达立在思想上,我曾极度受到19世纪以后的西方哲学美学、艺术流派影响,然而今日,我越来越频繁向东方的哲学宗教艺术取经,东方世界观的灵动与超拔是西方科学观下的世界难望其项背的;在创作手法上,我以直觉创作,试图站到不同文化那个相同的源头,所以我并不试图给自己划界限——不论是电脑矢量制图还是水彩,我没有任何技法与材质的偏好,都是为了承载意象而被我拿来呈现。


如在《梦的九次方》创作过程中,我受到新艺术风格 (Art Nouveau)和元代以降的界画创作方式影响,繁复的新艺术风格与几何而理性的元代界画联系在一起,轻盈而浓烈,工整却虚幻,倒适合红楼梦的幻灭与风华。


《梦的九次方》


同时,我对巴洛克构图(开创式的)与曼荼罗图示(静思内省的)的并置带来的宿命般的荒诞感异常感兴趣,非常适合同置于该主题里,便有了这样的呈现形式。法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学习,给了我如同中国画中散点透视般的开阔感,帮助我能以阐释学中所谓的“视域融合”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与之互动。

 

 

Hiiibrand:如果用几个关键词形容你的创作,那会是什么?


吴达立直觉、链接、感质( qualia)、思。


 《梦·幻·泡·影》



Hiiibrand: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吴达立我期待我未来的创作更少是出于期待它成为什么样子;更多出于无造作的真诚。






END


© 本文图片&资料来自 吴达立

由 Hiiibrand 编辑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链接

➤无问西东——“嗨!插画”十人邀请展


展览日期:2018年11月17日 - 11月30日

展览地点:南京美术馆(江苏省南京市四条巷12号1层)

主办单位:Hiiibrand(嗨!品牌)、南京美术馆

支持单位:蓝碧源特纸、宣和国艺

参展艺术家:爻木木、吴达立、傅舫、阮菲菲、孙丹琪、胡剑涛、康嘉隽、荼又、唐彦、吴祎萌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孙丹琪——无问西东是一种博采众长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阮菲菲——文化的交融是双向的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康嘉隽——听从内心,勇往直前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吴祎萌——东西融合,媒体碰撞,写意神韵。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爻木木——更大胆和自由地去创作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荼又——吸纳、丢掉,又吸纳、再丢掉……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胡剑涛——讲述自己的故事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唐彦——成就纸面的风景,也寻得那个未知的自己。

“嗨!插画” 十人邀请展 | 傅舫——负形,留白,醒着做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